据12月14日媒体消息,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称,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强调,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要抓住关键点、打好歼灭战。政府计划推出房地产去库存措施,包括鼓励中小城市对在城镇首次购买住房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
对于房地产的表述,政治局表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要扩大有效供给,保持有效投资力度,着力补齐短板。
住房改革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
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女士分析称,楼市去库存的关键在于供需双向发力。对于房企来说,在当前高库存和去化难问题之下,房企营销战术的调整旨在积极撬动客户入市,全方位调动客户需求。因此,强调主动蓄客、揽客、拓客的渠道营销成为房企发力去库存的关键环节。
可见瞄准真正有住房需求的客户群,并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刚需客户购房的相关政策才能真正助力楼市去库存。
会议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专家们认为,这意味着新的住房改革思路已明确。
化解房地产库存,必须长期、短期手段并用,综合运用各项措施。从长期看,促进房地产持续发展,主要是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定居落户。这要求户籍制度改革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同时推进,形成合力。
据住建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商品房市场和棚改安置房打通;商品房与公租房打通;商品房和租赁市场打通。打通这三条渠道,有助于化解住房市场矛盾。
在供给侧改革范畴,面向青年群体租赁需求的长租公寓,也是去库存、稳市场的新领域。一些开发商已瞄上出租公寓这一万亿元级市场。
农民工每年购房需求4.6亿平方米
“按照未来5年1亿人城镇化计算,如果70%的家庭人口在城镇购房(人均33.3平方米),每年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购房需求可达4.6亿平方米,未来5年总共23.1亿平方米”,相关人士指出。
且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调查报告的数据,2014年外出农民工购房人口占总体人口的1%。另从就业地看,目前1.7亿外出农民工69.1%在地级及以下城镇就业。
“从购买力看,根据农民工在不同行政级别城市购房的房价收入比测算:除省会以上城市外,如有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再加上相关的配套措施,多数农民工家庭有能力在地级及以下城市购房落户,”上述人士如是介绍。
因此,要使农民工真正有意愿又有能力购房还需要匹配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以及改进地级以下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
造成一、二线城市住房需求持续高涨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需求乏力的根本原因是”,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在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存在巨大的落差,导致人口向行政级别高的城市流动,小城镇缺乏吸引力。因此,要加快制定向小城市倾斜的投资政策,引导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在住房支付能力强的小城市布局,提高其就业吸纳能力,改变我国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和住房支付能力错配的现状,激励更多的农民工在小城镇购房和永久性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