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这是必将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一件大事。山西省的晋中市榆次区进入试点名单。
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其目的在于盘活农村土地资产,为农村金融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笔者多次到全省各地的农村采访,经常会遇到农民找到了致富项目,却因筹措不到发展资金而发愁的事情。无论是蘑菇种植回本如何之快,还是蛋鸡养殖收益如何可观,那些普通的农民,因为过去积累少,大多拿不出应该投资的钱。
农民也想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他们有土地、有房产,但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宅基地归属权等的局限性,让“两权”处置变现十分困难,两权抵押贷款也因此一直未发展起来。这也怪不得金融机构,人家也需要对风险进行防范。
此前,为了帮助盘活农民手中的资产,许多地方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多年前,笔者在山阴县采访时发现,当地政府就组织不同的金融机构,用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连环担保套路,才使得承包土地的农民获得了建设蔬菜大棚的贷款。他们通过创新,激活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金融属性。
现在,政策已经明确将进行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希望有着晋商基因的晋中市榆次区能够摸索出好的经验。
假如在全国各地的试点能够取得普遍意义上的成功,相关做法就会在全国推开,山阴的农民以后申请贷款就会顺利得多,对于想要筹集资金,进一步发展的农民来说,当然是大好事。在农村,一些脑子灵光的农民,恐怕已经在琢磨了。
赋予“两权”抵押融资功能,也有助于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相比于城市而言,农村金融仍是一块值得深耕的土地。虽然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良率相对较大,也存在着土地、房产等处置麻烦,但这都是可以通过利率上浮等手段予以弥补的。从战略角度看,金融机构应当密切关注此试点的进展,以期获得新的盈利增长点。
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并不仅仅是农民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事,“两个办法”均鼓励地方政府部门通过贴息、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公司担保等多种方式,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及缓释机制,保证试点平稳运行。
一边是农民的诉求,一边是金融机构的利益,如何统筹兼顾,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试点地区的政府肩负着一手托两家的责任。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用好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