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联系我!
乔思伟:城镇化要摸着区域脉搏而动
作者:乔思伟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7-02-07 14:35:58
关键字: 土地管理制度   城镇化  
分享到:
春节回家走亲访友,听姑姑念叨,计划买房,但在“去库存”下竟遭遇各大楼盘“售罄”,没买到合适的;同学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已纠结要不要上私立小学,因为公立太挤。这些家常事儿,也算是城镇化的生动注脚。仔细琢磨,还能纠正对城镇化大而化之的刻板印象。

       春节回家走亲访友,听姑姑念叨,计划买房,但在“去库存”下竟遭遇各大楼盘“售罄”,没买到合适的;同学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已纠结要不要上私立小学,因为公立太挤。这些家常事儿,也算是城镇化的生动注脚。仔细琢磨,还能纠正对城镇化大而化之的刻板印象。

       老家山西大同不偏不倚,正好位于“胡焕庸线”上,人口增长并不快。它却屡上舆论风口浪尖,原因在于“造城”运动。纪录片《大同》介绍,重塑古城打造新城,拆迁约18.8万户、50万人,占城区人口30%。这似乎是典型的“大干快上”,令人担忧。其实,抛开刻板印象,只要摸准区域脉搏,激发地域基因,还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城镇化要摸着区域脉搏而动

       比如,之前地没少卖,房没少盖,库存高企是大问题,而一年间又出现了买房难的原因何在?政府2015年底与30家房企签约,购买了上万套存量商品房用于安置古城内棚户区居民。打通商品房、安置房、保障房转换渠道,成为去库存、惠民生、稳增长的多赢之举,使市场和民生的前景豁然开朗。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须因地制宜、辩证地看。2015年全国城镇化率是56.1%,大同市达61%,户籍城镇化率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于城乡落差悬殊的那些城市,中部城市只要在最关民生的落户、就医、上学方面尽心尽力,城镇化将喜大于忧。

       拿最能反映人口趋势的教育资源集聚情况来说,近年来大同市不断上马学校、医院等城市重点工程。“十二五”前后对比,市直学校建筑面积近乎翻倍,同时县乡村撤并了域内约一半数量的中小学,城区孩子们上学依然不宽松。由此观之,为人所诟病的“大干快上”似乎还不够大、不够快。聚焦一地,城镇化有如摆宴请客,摆桌肯定要先于客人到场,否则椅子不够上菜慢,也是大问题。大同的经验表明,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是有着充沛动能的。

城镇化,土地规划,城镇化率

       当前城镇化要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过程势必壮阔且激烈,如若用几年前的观点针砭时弊,如同刻舟求剑。城镇化在时间上是动态的,在地域上是特色的,要摸着区域脉搏而动才能因势利导。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金土地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地源金土地土地资讯

客服电话:400-855-6119
CopyRight © 2014 厦门地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