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当前中国农业却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难题,如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产品滞销、粮食“十二连增”的同时粮食进口规模也在攀升等。在这一系列问题下,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观点,明确我国农业今后的改革方向,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强有力的...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元旦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形势,作出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部署,为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农业竞争力规划了实践路径。
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好农业、建设好农村是个关键。一是因为中国现存的约6000万贫困人口绝大部分位于农村,二是因为农村发展中的改革空间已经基本利用完了,亟须拓展新的改革空间。当中央把未来发展的主要注意力转向城市时,农村改革突破的重要性再度显得迫切起来。
“三农问题”是一个困扰经济社会全局的大问题。如今,在城镇化率超过54%,中国经济主要依赖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形势下,这个问题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不仅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也需要在理论上有突破性思考。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党中央国务院坚持重锤响鼓抓三农,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刚刚闭幕的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不仅仅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法的延续,也是瞄准农业领域发展问题所提出的针对性、战略性举措。通过供给侧改革,能够找到新的农业发展路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四化”同步。当前,农业领域的供给侧问题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1月10日在第七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表示,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是今年农村改革的大头。
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好农业、建设好农村是个关键。
“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农业结构性改革,对“三农”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释放出惠农强农富农的强烈政策信号。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2月23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这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国家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请先登录或注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