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0023088 | 提问时间:2017-06-02 10:18:11 | 问题分类: 热点专题>小产权房
最佳答案 (0) 回答者:0023189 | 回答时间2017-06-02 10:18:11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也被称为“乡产权房”。
目前,小产权还无法变成大产权,只有通过国家行为,将集体所有土地转成国有土地,才有可能变成大产权;因为界定大产权房与小产权房的主要标准是看房产所占土地的来源,如果是国家或者当地政府划拨或转让的,则属于大产权;咱农民要注意,购买房屋时要注意乡镇政府发证书的房产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产权,也没有国家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
在即将实施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中提出,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10类不动产权将列入统一登记范围,这是否意味着小产权房将趋于“合法化”?还有多远呢?
根据我查找的相关资料显示,不可否认的是,小产权房是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一个难以忽略的问题,农房宅基地的统一登记都将促进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正如有关专家所说,不动产登记制度就是对全国不动产的统一摸底管理,小产权房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动产,制度无法绕开,登不登记必须明确,《条例》的出台实施就更使得这一问题急需解决;因此,距离小产权房的“合法化”应该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