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制度是指经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由国家专职部门将有关不动产物权及其变动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事实。201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转变职能方案》提出要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3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方案》的任务分工通知,提出2014年6月底之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
“现在社会上普遍将条例作为阳光法案的一部分,灌注太多反腐期待,这使我感到可能偏离条例的立法本意”,孙宪忠说。
据报道,6月30日是国务院要求《不动产登记条例》出台的最后一天。时限已至,条例难产。根据相关部门5月通过的立法计划,《不动产登记条例》已由6月底前出台变为6月底前力争报出送审稿,年内完成立法。
6月30日是国务院要求《不动产登记条例》出台的最后一天。但根据国土资源部5月通过的立法计划,《不动产登记条例》已由6月底前出台变为6月底前力争报出送审稿,年内完成立法。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不动产登记条例》要延期,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出台(6月30日《南方都市报》《法制晚报》)。
如今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趋于平衡,市场迎来自发调整。在这一阶段,启动房地产制度改革,推出以不动产登记、个人住房信息联网为主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迫在眉睫。为此,必须做到摒弃部门利益、转变政府职能,强力推进包括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内的各项房地产领域改革,勿使制度继续成为房地产市场乃至经济发展的障碍。
早在7年前,以个人住房信息联网为核心内容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便在物权法中得以明确提出,然而时至今日,《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又爽约,让不少人大失所望。
2013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曾明确要求: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出台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根据国土资源部5月通过的立法计划,《不动产登记条例》已由6月底前出台变为6月底前力争报出送审稿,年内完成立法。据悉,这是因为条例牵涉部门较多,与现行...
对不动产登记功能的认识分歧,或许是条例“难产”的一个原因;我国现行的不动产登记实行的是多头登记,一方面增加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造成信息分散不宜查询、重复登记、数据不统一等问题,有违物权登记初衷,不利于物权保护;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虽然不是阳光法案,但的确具有一定的反腐败作用。
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尽管正式提出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但并未对统一登记的范围、执行机构、操作办法等进行阐释和细化。有人认为,这正是造成不动产统一登记至今难产的制度性原因。
从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这个高度理解不动产统一登记,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一个技术性问题,才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请先登录或注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