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中国按照户口身份来执行科教、卫生、医疗、就业等一系列政策。城乡户籍制度是在我国被普遍批评的一种具有福利身份区隔和歧视性的制度,这一制度制定并形成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同时也...
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并称为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基石。户改的启动也在倒逼土地制度破局。
不公平的户籍制度不是问题的根源,根源在于发展不平衡。
不动产登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是城镇化发展的铺垫,不动产登记制度保护农民物权,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社保、医保以及教育等。
户籍改革的真正完成,不仅仅是身份上的统一,而是需要改变户口身份差别性的福利和公共服务体制,这需要通过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不依托于城乡身份而是依托于国民身份的福利和国家管理体制;促进福利制度和户口身份脱钩而逐步实现以居住地为依托的居民平等的福利和公共服务供给;以及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镇化不断加快,2012年以来,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表明,我国城镇化进入最关键的发展阶段。然而我国城镇化却碰到越来越多难题,某国土资源部专家称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并称新型城镇化的基石。
目前,流动人口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他们的子女不能就读当地学校,也不能参加当地的高考,这些都成为滋生社会不满和抗议的源泉。
户籍改革有理由让我们相信是一次平权的改革。
真正的户籍改革,应该不断地弱化户籍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功能,直至取消户籍,最终不以是否有北京户口来判断谁是“北京人”,也不再用户口簿作为子女入学的门...
充分考虑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东中西部地区的不同实际,考虑人口规模、综合承载能力的不同情况,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我们必将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城镇化客观规律的户籍管理之路。
7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从此之后,一国之民将不再存在差别等乃至歧视,而都能权利平等、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国度里。
我国的工农关系构建仍然面临着城乡发展和工农业发展失衡进一步加剧、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固化、相关涉农法律法规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和挑战。
请先登录或注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