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使用金土地! 请
客服热线:400-855-6119  |  收藏本站 关于我们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 但关键是产业


 未收藏
作者:钱振华
更新时间:2016-09-19 15:22:04
关键字: 城镇化 户籍制度 建设用地
分享到: 更 多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入一个以城市化代替城镇化的误区,巨大的城市虹吸效应又加速了“城进农退”,导致城市扩张和农村衰退两极分化,极大弱化了城镇应有功能地位,让城镇化成为“夹生饭”。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将成为影响未来世界发展的两件大事。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 但关键是产业

但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入一个以城市化代替城镇化的误区,巨大的城市虹吸效应又加速了“城进农退”,导致城市扩张和农村衰退两极分化,极大弱化了城镇应有功能地位,让城镇化成为“夹生饭”。

总体来看,由政府主导的这一轮城市化,因追求土地城市化,缺乏人口城市化,致使部分城市陷入“空城”“睡城”“鬼城”的困境,发展理念似乎“不食百姓烟火”,发展目标也并非老百姓“碗里的菜”。经济支撑、文化认同和政策配套缺位的物质城市化,就像一面流动着的无形“城乡界限”,把城乡统筹演变为城乡统“愁”。

要化解“城愁”现象,就必须处理好城镇化中“物”与“人”这对辩证关系,精准定位,制度发力,理清城市发展边界,增强乡村发展动力,关键点就是要以人为本。这个最佳黄金分割点就是小城镇建设,并以此为天然屏障守住乡村自然与历史风貌的底色。

新型城镇化需要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相结合,需要让发展推力和改革拉力共同发力,让城乡百姓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样的城镇化综合附加值就越高。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但关键是产业。没有产业支撑,小城镇纵使楼房林立,也只能唱“空城计”,城镇发展就“笑”不起来。这其中,特色小镇又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建设新型城镇提供了范例。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建设特色小镇要根据乡镇特色、产业特色、人文特色,差异化发展,走本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聚焦长处、抱团发展、重点突破,主攻强势领域,发挥优势叠加效应,实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达到“人”与“物”的最优配置。

工业化勿忘美丽中国,城镇化勿隔断乡愁。要使山水乡恋与城市文明融为一体,充分挖掘“乡愁”GDP,围绕“乡愁”元素,进行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分层分类打造美丽乡村“基本版”、“标准版”和“升级版”。地方特色产业,包括生态人文特色,既是百姓薪火相传的“传家宝”,又是赋予百姓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助力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最佳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对于中国来讲,不仅是一次空间上的人口迁徙,而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李克强指出,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

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是“化”人。要突出抓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首要任务,突出抓好提升城市功能这一关键主题。一方面创新政策供给,推动“人、地、钱、房”等领域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配套改革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三权”有偿退出机制,多措并举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另一方面设立与乡镇事权相匹配的财权,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投资项目和配套设施向城镇转移。唯有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让每个人都出得去、回得来、住得下,最终实现习近平所要求的“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科学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与配套改革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环环相扣,不可偏废。新型城镇化所释放的经济效益和改革红利,不仅写在城镇居民的笑脸上,同时让之前的城市“后花园”变成遍地开花的“百花园”,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金土地资讯,提供最新最全的土地市场新闻、土地流转资讯、农村流转土地新政策等,是业内人士了解土地市场资讯的首选平台。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金土地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如何真正以人为本

      我要投诉
注意:我们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您填写的邮箱或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