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定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今后一个时期,要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有不同的路径依赖,有一部分学...
城郊村普遍存在的边缘治理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在地方政府的社会整合下,浙江省东阳市通过输入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保留城郊村原先的制度性权利,加强行政管控与引导服务、发挥经济能人的治理能力与社会责任,初步探索出城郊村社区的“协同共治”模式,为城郊村民的有序城镇化与社区治理转型...
目前,背负着大中城市人口及需求的城镇究竟该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多元方程”到底该如何解?
新型二字,是《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最突出的特点。和过去的城镇化规划相比,它究竟新在哪里?记者邀请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高黄根、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樊晟进行了解读。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秋锦女士关于“推进首都新型城镇化进程与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几点思考”的演讲。
实现城镇化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湖南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仍滞后于城镇化的需要,市域中心城区服务业辐射带动效应小,县域城镇服务业发展落后,为此,智库在行动独家对话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耀中,他就城镇化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出自己的高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要求,树立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推动江苏城镇化健康发展,2014年12月20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大会“苏北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与关键举措”学术聚焦专场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
请先登录或注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