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sxl3113 | 提问时间:2014-09-25 16:55:29 | 问题分类: 土地知识>专业知识
最佳答案 (0) 回答者:litt | 回答时间2014-09-25 16:56:22
各果业分场、大坪、洋林分场: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这次农场土地承包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务院有关农垦企业改革精神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依据,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以减轻农工负担,增加农工收入和调动农工种养积极性为目标,对农场的土地承包改革实行“稳定一块,放活一块”的改革措施,促进我场农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改革的原则
农场土地承包方式的改革,是农场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它涉及到总场利益与农工利益的重大调整,加之,各分场耕作条件不一,人口多少不齐,土地使用功能不同,因此,各分场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1、一场一策的原则。这次全场土地承包的改革,以分场为单位,不搞总场平衡。各分场要根据各地的土地状况和所享受减免土地承包费的对象多少,确定各自的承包方案,大坪、洋林两分场也不例外。
2、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原则。农场的每寸土地都属于国有。分到各家各户经营的土地(水田、旱地、果园)虽有较长的经营权,但对土地而言没有所有权。如遇总场、国家重点建设、工业园扩建、县城区扩大等需要,承包者要服从大局,服从总场的调整。
3、经营权放活的原则。职工在承包基本生活范围内的土地,职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职工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效益取向,调整产业结构,决定种什么不种什么。需砍伐果树进行结构调整时,须报总场批准。但是,不能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
4、实行“三优”原则。各分场在落实职工承包基本生活范围内的土地时,要优先落实水田,其次是旱地,然后才是果园。没有水田的分场要优先落实旱地,其次是果园。各分场在落实职工基本生活所承包的土地多余后,土地可引入招标承包机制,但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本场职工承包;在这次改革过程中,原来由谁承包的水田、旱地、果园,在落实基本生活承包土地时,可优先原耕作主承包。
5“两不准”原则。各职工所落实的基本生活承包地必须是有能力自己经营,不准转作他人经营,不准撂荒。
三、改革的基本内容
这次农场土地承包改革的总体内容是:“稳定一块,放活一块”。所谓“稳定一块”是指参照我县农村人平占有耕地面积的数量确定职工基本生活承包土地数量,并全部减免土地承包费;所谓“放活一块”,是指各分场在落实职工基本生活承包土地后,有多余的面积,其承包方式则要通过投标方式获取承包经营权,其土地承包费归总场所有。
凡在2006年12月31日已办理了退休手续,虽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不列入享受免费承包土地的对象。
四、实施步骤
农场土地承包方式的变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关系重大,情况复杂,必须谨慎从事,稳妥操作。整个改革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3月5日-8日)
宣传发动工作极为重要,通过宣传发动来统一全场干部职工的思想,在这个阶段应做好三件事:
第一,宣传发动。要大力宣传这次土地承包方式的变革,是我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惠农政策的重要举措,是我场近几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减轻职工负担,增加职工收入,调动农工生产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以此同时,还要大力宣传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原则和改革的内容。
第二,调查摸底。各分场要认真摸准摸清两个数字。即:享受基本生活承包土地对象的人数,此人数以二00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准,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各分场实有水田、旱地、果园以及建猪舍占用地的面积,所核面积原则上以原有造册面积为准,对个别面积出入较大的分场要重新丈量,力求面积准确。
第三,制定改革方案。各分场在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通过召开职工座谈,分别制定各自的改革方案,并将方案提交总场批准后执行。
第二阶段:改革试点阶段(3月9日-14日)
根据各分场的实际情况,总场确定到园艺场进行试点。试点期间,工作组的同志要严格按照农场关于土地承包改革实施意见进行操作,碰到特殊情况要认真研究,不能仓促定案。同时,在试点过程中要认真总结经验,以便面上推广。在试点期间,各分场的改革小组成员最少要派一名同志参加试点工作,边试点,边学习,边总结。
第三阶段:全面推广阶段(3月15日-20日)
在园艺场试点的基础,各分场全面推广。
五、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