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035003 | 提问时间:2014-11-12 16:22:46 | 问题分类: 土地知识>专业知识
最佳答案 (0) 回答者:lanhb | 回答时间2014-11-12 16:23:24
工业用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关系到工业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益,直接影响到吸引投资的成败。工业建设与工业生产多需要来自各地的设备与物资,生产费用中运输费占有相当比重,如钢铁、水泥等工业生产运输费用可占生产成本的15 0a^\'4000。在有便捷运输条件的地段布置工业可有效节省建厂投资,加快工程进度,并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城市的工业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进行布置。各种运输方式的建设与经营管理费用均不相同,在考虑工业布局时,要根据货运量的大小、货物单件尺寸与特点、运输距离,经分析比较后确定运输方式,将其布置在有相应运输条件的地段。在工业中可采用铁路、水路、公路或连续运输。
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效率高、运输费用低,但建设投资高,用地面积大,并要求用地平坦。因此只有需大量燃料、原料和生产大量产品的冶金、化工、重型机器制造业,或大量提供原料、燃料的煤、铁、有色金属开采业,有大量向外运输,或只有一个固定原料基地的工业,才有条件设铁路专用线。一般要求年运输量大于10万t或单件重量在5t以上,有体形很大及有可燃气体、酸等不允许转运的货物才可铺设。内部采用铁路运输的工厂要布置在坡度小于2%的用地上。在山区建厂时坡度较大,可将各厂如钢铁企业的炼铁、炼钢、轧钢等布置在标高不同的台地上,台地高差要符合运输要求,如地形坡度较大,两台地间必须保持较大距离,否则需采用折角运输。采用铁路运输的工业企业用地要布置在便于接轨的地段。把有关工业组成工业区,统一建设铁路运输设施,可以提高专用线的利用率,节约建设投资
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费用最为低廉,在有通航河流的城市安排工业,特别是木材、造纸原料、砖瓦、矿石、煤炭等大宗货物的运输应尽量采用水运,但应注意在枯水期和冰冻期解决运输的途径。是否需要转运,转运量大小,转运是否方便,对能否采用水运影响很大。只有在转运量不大、转运方便的情况下,水运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发挥。采用水路运输的工厂要尽量靠近码头。
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建设快、基建投资少,是城市的主要运输方式。为此在规划中要注意工业区与码头、车站、仓库等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当利用现有公路进行运输时,沿途必须经过的公路构筑物和桥涵要能满足最大和最重产品或原件通过的可能。
连续运输
连续运输包括传送带、传送管道、液压、空气压缩输送管道、悬索及单轨运输等方式。连续运输效率高,节约用地,并可节约运输费用和时间,但建设投资高,灵活性小。 城市中布置下业用地时,对运输条件的考虑随工业规模大小不同而不同。中小型工业,货运量小,投资少,为了迅速上马,尽可能利用原有运输设施;这些工业要靠近铁路接轨站、码头、公路进行布置。大型联合企业货运量大,往往超过原有运输设施的运输能力,建厂时必须开辟新的线路,增建新的运输设施。这些工业的安排要注意满足修建的运输设施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大型港口的自然条件。工业区的运输方案应考虑各种运输方式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形成系统,并避免货运线路和主要客运线路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