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030196 | 提问时间:2017-05-10 15:44:52 | 问题分类: 土地知识>专业知识
最佳答案 (0) 回答者:linjj | 回答时间2017-05-10 15:45:26
随着我国工业与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那么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如何?城镇化的最终状态会是什么样?且听金土地小编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我国城镇化发展至今,虽然有各种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是百姓的幸福指数却不高。部分农村人口来到城市后,虽然在城市居住,却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不高,只能依靠体力劳动赚钱,但又不能够回农村种地,因为种地的收入根本不够维持一家老小的开支,所以进城是逼不得已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金土地小编认为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是失败的。
反观西方国家,城市化程度较高的美国来说,对,这里说的是城市化,而不是中国的城镇化,两者有很大区别。城市化向大城市发展,城镇化向小城市化发展。两者在规模,人口数量,生产效益,经济发展上来看,后者都是低于前者的。更简单点说,城镇化相对于城市化,效率低下,需要浪费更多的资源,没有资源也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失败会是最终结果。
再回到美国的城市化,美国的城市化大约是从工业革命开始,随着城市工业生产率的增高,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向城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中心的人口增加,住房紧张,环境较差,管理混乱,所以部分富人选择搬到郊区生活。随着交通的便利,企业避免高地价迁到郊区,市中心越来越多的黑人涌入,导致美国的郊区化越来越严重,最后,城市和郊区融为大都市。
美国的城市化经验已经成为各国效仿的对象,主要就是因为美国在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推行“价值最大化、社会公平、权利保护与生态可持续……”的理念,是非常人性化的。再加上其大力发展工业,带动经济,靠“内力”吸引人群主动向城市涌进,部分富人搬入郊区后带动其他人口搬入郊区,此时开始“大力发展乡村”,这使美国城乡进入了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然而,我们国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政府为主,靠“外力”发展城镇化,过度的追求城镇外观的建设,建造高楼大厦,拓宽马路。回收农民的土地,把农民圈到一起,建造一个个小城镇,虽然这样做有利于资源的利用,但是忽略了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样的城镇化很难推动,最终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金土地小编认为,他人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特别是在“以人为本”,发展“内力”这两点上。让农民乐意到城市生活,提高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幸福指数,才是城镇化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