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发时代呼啸而来,养老地产方兴未艾,在长沙,正步入快速发展期。然而,作为处于成长阶段的产业,市场培育和运营模式的完善,依旧是开发商无法回避的问题。经过数年探索,长沙养老地产从最初野蛮生长,走向成熟,至“野心优雅”阶段。
万事开头难,独木难支的养老地产项目
2008年,长沙养老地产萌芽,康乃馨国际老年生活示范城一期启动。
三年后,大河西先导区银星路,康乃馨国际老年生活示范城营销中心开放。长沙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养老地产面世。
不过,抢占先机的康乃馨国际老年生活示范城,未因独门生意,而形成火爆的销售局面。大半年时间后,其销售率仍不到40%。虽没有同类产品竞争,但同时也毫无声援,独木难支,市场遇冷。
就地理位置而言,康乃馨国际老年生活示范城的选址远离市中心,属于城乡结合处。从河东开车去,需近两个小时车程,加上先导区仍处于建设期,周边配套也刚刚起步。
从区域环境来说,2011年望城撤县设区,成为长沙的第六区。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3.8%,自然环境是一大亮点。
康乃馨项目背靠谷山森林公园。作为该区域内唯一天然氧吧,公园面积达430公顷,景色颇为养眼。另外,项目不远处有老戴公庙,一般说来,庙宇周边,环境皆清幽雅致。由此可见,康乃馨项目在自然环境方面,可圈可点。
后浪推前浪,生态宜居的环境是标配
宜居的生态环境,是养老地产立项的标配。目前在建的华盛国际生态度假区,便选择以1800亩的千鹭湖为据点,建设湖南养老产业集团旗舰养老社区。
华盛养老社区,由华盛麓峰集团与湖南本土首支人寿保险公司吉祥人寿及开元基金共同打造。项目运用绿色建筑标准,确保项目室内环境的空气清新、有效隔离PM2.5,做到环保宜居。
华盛麓峰集团副总裁魏哲波表示:“华盛国际生态度假区将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为人们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对养老地产而言,周边环境固然重要,但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配套服务。这正是养老地产区别于普通养老机构的地方。因此,华盛麓峰集团将养老社区融入度假区之中,复合式开发,以养老、养生、休闲、度假为主题,打造绿色健康综合地产项目。
“过去我们是建房子、楼盘,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低资源消耗、集约式发展,将取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也将由对硬件向软件过度。”华盛吉祥置业总经理刘浪表示,华盛将以“引领健康生活”为核心,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平台等现代技术,为社区提供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漫道真如铁,市场和运营的双重困境
众所周知,“养老地产”的大前景十分利好。然而,要吃下这块大蛋糕,并非易事。“就长沙而言,养老地产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建设及运营成熟的项目屈指可数。”康乃馨养老社区综合运营公司营销副总监李彪如是说。
养老地产不同于拿地、建房、销楼的短周期盈利模式,“它涵盖了地产、养老、金融、保险等多个学科。”在湖南华盛集团董事长罗劲松看来,开发养老地产,在全国范围内都缺乏成功的经验借鉴,多数企业在摸着石头过河。
因此,长沙养老地产的开发和运营也未形成固定模式。各项目因位置、企业投入、区域市场、周边资源不同,而有所差异。
另一方面,养老地产的利润需依靠运营服务,其回报周期长,若无充足资金链,项目很难运营。
既无清晰盈利模式,也无广泛市场基础,是长沙养老地产的双重困境。
已投入运营赤马湖养老山庄,前景亦不乐观。即便环境优美,老年人阅览室、网络聊天室、康复医疗中心等设施俱全。然而,2012年开业后,山庄并无老人入住,而是靠接受旅游团体和公司培训来维持经营。
柳暗花明时,完善配套设施和创新管理模式
即便,长沙养老地产路过山重水复,不断前行,终到柳暗花明时。
六载探索,康乃馨的开发及运营模式逐渐成熟,形成医养结合、持续照料的发展模式,成为养老地产开发的有效解决方案。
在销售方面,也转为利好。康乃馨二期38—108平米的精装宜老公寓,以全新养老方式、完整服务配套,得到市场的亲睐,400余套养老公寓基本售罄。项目仅剩最后一栋60余套现房,即将上市。
除康乃馨国际老年生活示范城之外,华盛国际生态度假区的养老地产项目,为长沙养老地产打入一针强心剂。
华盛养老地产项目,规划有30万㎡CCRC社区、拥有1000张床位的三级康复医院、远程诊疗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培训学校等,将公共建设与社区物业融会贯通,以全面满足中国式养老需求。
随着配套管理不断完善,运营模式趋于合理,长沙养老地产开始步入正轨。穿过最初的野蛮生长,行至“野心优雅”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