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经历了房地产向上攀升的一个高度,当房价达到一定的程度,跟之而来就是一个陡坡式的滑落。2014年上半年,是所有地产商最难受的一段时间,房价呈阶梯在下降,但销售却一直跟不上,整个房地产出现一种低迷现象。造成这种现象有几种原因,一是国家政策的出台,二是购买者购房的需求减少,三是在地产开始朝更多元化的空间发展。
地产结构发生转变 养生地产渐成趋势
地产在经历十年的大发展,已经不再单纯的是过去单一的以满足市民居住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不再满足刚需置业,而是更多地偏向享乐型地产。市场需求的转变,大部分房企开始放弃城市中心市场,通过囤积土地、大量的购买土地,等待时机开发的地产商越来越少。2014年上半年,在楼市严厉政策调控下,重庆房企拿地意愿持续萎缩,也不轻易拿下土地开发,多方面的原因刺激了整个市场的低迷。从2010年到2013年的数据来看,中国老年人增长的趋势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整个重庆地区的老年人口也将达到600万人。面对这个庞大的群体,地产开发商正逐渐转型,通过新型产品来服务这个群体,养老地产运应而生。
记者通过对一些四五十岁的购房者访谈,他们对购房的需要更多的是考虑安度晚年,能有一个环境好、安静、空气新鲜、远离闹市的宜居怡养之地。同时记者了解到,年轻一代平日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年长的父母,父母也不愿意与孩子住在一起,养老院便成为不错的选择。而养老地产,正是继承了养老院的特有的功能,更结合商业、教育、医疗、旅游等优质配套,为年长的老人提供养生、宜居、运动的生活环境,真正的实现自己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养老地产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是综合了老年人生活的习惯,从专业的角度来打造适合老龄人口宜居的环境,同时这样的环境,能让老年人真正的放松,也让子女真正的放心。
时代的发展,让养老地产迎合了时下购房者的需求,以全新的模式向这个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打造晚年宜居空间,畅享幸福生活为主题,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地产类型。
“夕阳红”成“香馍馍” 养老地产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国内养老服务产业的规模也迅速扩大。更重要的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8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达到近2亿人,老龄化发展迅速。此次会议多次提到养老问题,足以证明养老问题已列入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企业自主经营市场机制的形成、政策细则的落地实施以及城镇化对持有物业需求的强化,将进一步促进养老地产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根据统计局的测算数据,到2015年,我国老龄人口结构比将达到30%以上,其中,80岁老人占20%以上,同时,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将以每年1000万的规模递增,未来20年还将翻一番,突破4亿人。就重庆而言,至2036年,4个重庆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由此可知,国内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人口老龄化的规模、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比我们预想的要快,这也给市场带来了新的需求,未来发展中,养老将会成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国养老产业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养老设施严重不足,但相信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产业的社会需求将迅速增长,在相关经营方式和服务理念更新转变的带动下,养老产业有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如今亦有众多房企开始尝试养老地产,首要条件便是选择优越的生态景观资源和气候条件,例如贵州,一直以来便是养老宜居的胜地,其夏季平均温度仅为23.2℃。而有着“贵州长寿之乡”美誉的兴仁,更是重庆人酷热避暑的胜地,不仅气候宜人,其负氧离子含量高,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700个以上,超过正常值的几倍,居全国各著名景区的前列。博融国际养生城更是以此为契机,占领这个全国得天独厚的“后花园”,在优质的生态景观资源和气候条件中,配备120亩大型购物中心、优质教育资源、三甲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博士和院士工作站、高端养老中心、食疗街、温泉等全方位配套设施,这不仅解决了时下贵州避暑所担忧的基本生活问题,更为老人的养老增加坚实的保障。博融国际养生城以前瞻的视角,为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