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使用金土地! 请
客服热线:400-855-6119  |  收藏本站 关于我们

专家:新型城镇化须重视产城融合、城乡融合


 未收藏
作者:孙飞
更新时间:2015-05-05 20:16:57
来源:凤凰网
关键字: 城镇化
分享到: 更 多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同时重视产城融合、城乡融合,通过物质的产业支撑、非物质的文化资源等,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这是一些专家在4月29日于广州举行的“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走进广东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讨会上提出的观点。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同时重视产城融合、城乡融合,通过物质的产业支撑、非物质的文化资源等,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这是一些专家在4月29日于广州举行的“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走进广东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讨会上提出的观点。

        “城镇化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是有产业基础的产城融合,中山的灯具、澄海的玩具礼品等都具备很好的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副院长张朝伟表示,“以中山为例,目前其城镇化率近90%,显示出广东一些区域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突出成绩。”

        “在某种程度上,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衰则城市衰,底特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王玉海认为,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还要不断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与此同时,多位与会专家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还需要重视城乡之间的融合,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殷成志认为,城镇化的形态有两种,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而其内在方面则体现为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事实上,广东中山、韶关、汕头澄海等地城镇化的经验表明,在城市生活方式渗透的同时,特有的乡村、传统文化的保存、承继,则提升了地区文化的厚重感,增强了这些地区的吸引力。

        以韶关为例,其境内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禅宗文化、珠玑文化和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韶关璀璨多姿的地域文化特征。目前,韶关已全面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大力加强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城乡规划建设中,青山绿水是自然生态的保障,传统乡土文化是社会生态的保障,也是精神的依托与粘合剂,有利于民众文化自觉和自我认同。”张朝伟说,“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乡土文化更是金山银山。”

      我要投诉
注意:我们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您填写的邮箱或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