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使用金土地! 请
客服热线:400-855-6119  |  收藏本站 关于我们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未收藏
作者:马慧浩
更新时间:2015-11-13 09:07:13
来源:和讯新闻
关键字: 土地改革 农业保险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耕地保护 土地整治 节约集约用地 生态城市
分享到: 更 多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的公布。这份两万多字的纲领性文件,勾画出了中国未来五年愿景。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的公布。这份两万多字的纲领性文件,勾画出了中国未来五年愿景。

       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习近平就《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作了说明。其中包括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等九个方面。

《建议》原文摘录: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习近平关于《建议》的说明: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当前,国内粮食库存增加较多,仓储补贴负担较重。同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走低,国内外市场粮价倒挂明显。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王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开展这项试点,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同时,要加快推动农业走出去,增加国内农产品供给。耕地轮作休耕情况复杂,要先探索进行试点。

专家解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长远未来。

      我要投诉
注意:我们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您填写的邮箱或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