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深圳商报、晶报、深圳特区报等相关内容整理。
1、背景
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与此同时,原特区外社区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众多,客观上又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为破解这一难题,坪山新区依托新一轮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利益统筹、政策统筹、规划统筹、风险统筹”,探索“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模式。
作为全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大创新,坪山新区的“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改革备受瞩目,今年5月还被写进市党代会报告,作为全市可以推广复制的土地改革新模式,坪山新区沙湖社区“整村统筹”项目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全市“整村统筹”进展的风向标。
2、沙湖“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启动
11月19日,坪山新区沙湖“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框架协议及沙湖股份合作公司与坪山农商行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签订仪式在坪山新区举行。此次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沙湖社区“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下一步,沙湖社区将作为实施主体,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协助下,开展项目具体实施工作,包括发展商引进、拆迁补偿、土地移交、安置房建设等工作。
坪山新区土地整备中心、坪山沙湖股份合作公司、市规划国土委坪山管理局和坪山办事处四方现场签订《沙湖“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框架协议》,宣告沙湖“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正式启动实施。市政府副秘书长许重光以及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备、管委会主任陶永欣、副主任雷卫华等市、区领导出席该签字仪式。
此次沙湖“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是政府通过“土地+规划+资金”方式统筹解决政策应该留给社区(股份公司)的权益,即政府在一揽子统筹解决社区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留用地规模、规划指标以及收回土地及地上建构筑物的补偿资金。特别是,以社区(股份公司)为主体,在权益范围内,统筹协调社区与居民利益,按规定对整备范围内的土地和房屋进行权属确认、补偿安置及房屋拆除工作,负责完成收回土地的清理和移交工作,自主开展留用地的开发建设。整备完成后,协议内沙湖社区所有的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视为全部得到解决,同时整备范围内所有土地全部理清经济关系。
坪山新区土地整备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待沙湖“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进入全面实施状态后,坪山新区各部门、坪山办事处还将继续坚持政府引导、社区主导的工作方式,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活力,多与社区的群众进行沟通和协商,多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整村统筹”工作才能高效推动,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同时,在推动土地整备的过程中,还要多考虑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问题,加快探索社区相关体制的改革,加快社区自治体制的完善,实现社区统筹发展。
3、项目具体情况
以南布社区和沙湖社区为试点的“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模式,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揽子解决了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以社区(行政村)为对象,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规划、土地、产权等多种政策手段,通过利益共享,一揽子解决了整备范围内涉及的征转地、违法建筑等各类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原国有土地和社区土地都得以激活,所有土地纳入政府统一规范的管理轨道,保障了规划的实施。一方面,以公共利益为底线,刚性控制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同时,通过空间结构的整合优化,腾挪出政府发展用地和社区留用地,并结合社区发展的合法权益和现实诉求,配建社区级公共设施,完善了社区功能,最终实现多方的共赢。
沙湖社区辖区土地总面积674.58万平方米,纳入整村统筹土地整备试点用地为362.95万平方米,其余用地均已完成征(转)地补偿手续。整备完成后,沙湖社区将其掌握的298.85万平方米用地移交政府储备,社区留用64.10万平方米。社区留用地中6.99万平方米为社区配套服务用地,其余57.11万平方米为保障社区后续发展的经营性用地,相应规划主导功能调整为居住和商业服务,结合周边配套情况,建筑总规模控制在220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不超过150万平方米)。政府对移交政府储备地块进行土地及建筑物货币补偿,补偿金额合计14.13亿元。
“整村统筹”的土地整备模式是坪山新区的一项创举,是新区结合新的形势,大胆创新推进城市土地二次开发的一项制度设计,而这项创新从提出到正式落地实施,却走了整整5年。
项目时间轴:
2010年底:坪山新区在全市率先提出“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思路。
2012年2月11日:沙湖社区正式启动申报“整村统筹”土地整备试点项目。
2015年2月:坪山新区土地整备中心将《坪山新区沙湖“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改革试点方案》上报市土地整备局。
2015年4月23日:市领导主持召开市政府工作会议,原则同意《坪山新区沙湖“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改革试点方案》。
2015年5月2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整村统筹”土地整备等相关事宜。
4、现实意义
(1)社区层面:
对于“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模式探索的意义,相关负责人表示,“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有利于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社区转型发展,激发了基层自治的动力和活力,促进了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
(2)坪山层面:
深圳“东进战略”对坪山新区发展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坪山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抓住这一重大机遇,确立了打造深圳“东北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打造这个“东北门户”,新区从交通、产业、环境等方面去着手高端规划、统筹布局、整体提升,这就要求对区域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高效开发、集约利用。
坪山新区虽然是全市可开发利用产业储备用地最多的区,但这些地普遍零星分散,无法系统地进行整片利用,无论是产业园区还是中心区的规划都落不到实处。新区一直力推的“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无疑为当前土地利用和管理找到了突破口,也为打造“东北门户”找到了空间保障的突破口。
(3)深圳市层面
“整村统筹”不仅仅是坪山新区的事,而且关系到全市土地综合管理制度改革的成败,在新的背景下,坪山的“整村统筹”又被赋予新的内涵。由于坪山新区出台了“整村统筹”土地整备系列制度,丰富完善了“整村统筹”土地整备理论体系,成为深圳土地改革的一大亮点,今年5月,“整村统筹”被写进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坪山的试点和探索上升到全市推广的层面。
2015年6月,市规土委代深圳市政府草拟了《土地整备利益统筹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该文件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后,已于2015年11月正式印发,这意味“整村统筹”的土地整备模式正式启动全市推广。
(4)全国层面
“整村统筹”模式为深圳乃至全国类似地区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城镇化发展研究工作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成为坪山新区成立6年来在改革创新方面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