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日前印发。根据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意见提出,深化农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要继续推进垦区集团化改革,改革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构建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创新土地管理方式。
改革发展将沿着怎样的路径推进?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需要哪些政策支持?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改革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
记者:请您谈谈农垦将沿着怎样的路径改革?
韩长赋:《意见》对农垦改革的思路、原则、目标、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主要从垦区集团化改革等7个方面对农垦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重点回答了垦区怎么改、农场怎么改,以及人员、资产和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怎么办等重大问题。
第一,全力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在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方面,要坚持并不断完善以职工家庭经营为基础、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强化国有农场统一经营管理和服务职能,积极培育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同时积极推进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
第二,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第三,大力推动资源要素有效配置。推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稳步开展农垦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进企业股权结构优化,多种形式探索管理层和企业员工持股,加大企业上市融资力度。
把农垦纳入惠农政策范围
记者:农垦的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重,《意见》出台了哪些重点政策来支持和推动农垦改革发展?
韩长赋:《意见》要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把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垦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在若干垦区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加快推进。
首先,要实现“一个同步实施、两个全面覆盖”。农垦是特殊的企业,不仅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适用于农垦,而且各项惠农政策、民生政策也要覆盖农垦。
其次,要创新国有资本运作和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探索以财政性资金为先导设立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垦区建设,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着力提升财政资金投入效果和资本配置运行效率。
第三,要稳步推进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意见》明确规定,省级以上政府批准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等农垦企业,其使用的原生产经营性国有划拨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经批准可以采取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方式处置。同时,《意见》提出有序开展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试点,这是农垦改革创新的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