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农产品经常都出现价格浮动大的情况,尤其是在肉蛋菜方面。俗话说:“菜贱伤农,菜贵也伤民”,农产品价格下降对于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菜贱伤农”。
在中国人口基数如此大的环境下,为何还会频频出现农产品价格直线下降的情况呢?商务部新闻人表示,农产品价格的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供应的增加。
在经济学范围,供求关系对产品市值确实有较大影响。许多农民由于不了解市场实际需求与供给,在农产品的品类种养上会盲目选择,于是同一时期就容易出现许多同质产品,导致农民们供应的产品大大超过市场上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影响农民的收入,更是有可能使农产品遭到浪费。
除此之外,供需两侧的不对接也是有可能会导致“菜贱伤农”。市场上的部分农产品是从全国各地不同农村通过收购转批发再出售。这其中直接以农民对接的是收购商,而收购商的低价收购,到批发商价格可能就会提高,最后不知在转几手,轮到消费者手中,农产品的价格就大大提高,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全国范围内的解决好供求关系以及供给对接问题才能更好的保住农产品应有的价值,保好农民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
未来持续更多的土地消息,金土地陪您持续关注。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注明出处。www.kingland119.com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