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使用金土地! 请
客服热线:400-855-6119  |  收藏本站 关于我们

城镇化要在城市肌体上“长点肉”


 未收藏
作者:陈谊娜 姚均芳 汪伟
更新时间:2015-05-01 08:03:34
来源:新华网
关键字: 城镇化
分享到: 更 多


目前,很多城市都在施行积分落户政策,让外来人口“落脚城市”看到了希望。但大多数城市的积分标准留的都是“人才”而非“人口”。专家指出,新型城镇化的目的不是打造精英城市,而是要改善城市的人口结构,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能够获得质优价廉的服务。工业的人口红利已经走到尽头,但服务业的人口红利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如此看来,“三个一亿人”绝非城镇化的包袱,而是城镇化的价值所在。

        新华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陈谊娜 姚均芳 汪伟)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后,城镇化似乎有些遇冷,难免让此前高歌猛进的地方政府陷入迷茫。其中原因何在?城镇化的下一程怎么走?在“2015中国绿公司年会”上,参会专家对此展开了热议。

        在发展改革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看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在政策层面出台了新型城镇化规划,在操作层面开展了新型城镇化试点。因为对城镇化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从战略到政策再到实施,都需要一个消化和转变的过程。

        此前北大教授周其仁曾撰文指出,我国城镇化的下一程,要对密度、集聚、便利以及更广义的城市生活质量给予更高的关注。形象点说,就是要在撑开的城市骨架上好好长点肉,发育城市肌体。

        “长肉”的基础是“人”,特别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三个一亿人”。

        在不久前举办的“2015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李铁说,如果一个城市没有给基层劳动者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空间,“三个一亿人”就是一句空话。

        在日本和韩国,小门小户小作坊都会被很好地保护和保留,最终形成了本国特色的传统产业。而在我国,这些往往被认为有损“花园城市”“国际大都市”形象而被一拆了之,殊不知,拆掉的很可能是产业的萌芽和最初的创业机会。

        目前,很多城市都在施行积分落户政策,让外来人口“落脚城市”看到了希望。但大多数城市的积分标准留的都是“人才”而非“人口”。专家指出,新型城镇化的目的不是打造精英城市,而是要改善城市的人口结构,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能够获得质优价廉的服务。工业的人口红利已经走到尽头,但服务业的人口红利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如此看来,“三个一亿人”绝非城镇化的包袱,而是城镇化的价值所在。

        “长肉”的空间是“乡”。无论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还是“给城市留一条回家的路”,美丽乡村建设首先需要城市对乡村的认同。不再把乡村当作廉价劳动力的输送地、农副产品的供给站,当作一个城市的服务者甚至附庸。有专家提出,应在“城乡共同体”的框架下重新审视“乡式”资源,比如“乡野”环境、“乡土”文化、“乡居”旅游、“乡风”民俗等,把乡村置于与城市对等的、互补的位置。如此,通过“三拆三并”(拆村并城、拆村并镇、拆村并村)推进城镇化的模式恐怕会大大减少。另外,对乡村而言,同样需要自我革新。无论是通过权益城镇化(产权制度改革)、就业方式城镇化和公共服务待遇城镇化促成的“就地城镇化”,还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现青山绿水的生态价值,都是乡村自我革新的有益探索。

        “长新肉”的同时也勿忘“去腐肉”。“大城市病”无疑是城镇化上一程留下的“毒瘤”,人们常常把“病因”归结为“人太多”,因此“疏”“堵”结合历来被视为治本之策。对此,周其仁提出,“大城市病”的疗法是多样的,除了疏解功能、转移产业、疏散人口之外,在更合理的城市投资、建设和管理的条件下,提升城市密度也是条出路。

        总之,城镇化遇冷并非坏事,发育城市肌体也不是一日之功。在城镇化的下一程,不仅要在城市肌体上“长肉”,还要长对地方,长得结实。

      我要投诉
注意:我们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您填写的邮箱或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