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习近平2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会议指出,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
陈锡文说,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农地自身,改革思路很明确,就是要“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推进土地合理流转。
另一块是建设用地,涉及国家对农地的征收、农民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以及农村宅基地。针对这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陈锡文说,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非农业建设用地相关政策措施,正在按照相关程序报批。关于“三中全会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可以抵押”问题,陈锡文透露,“该如何抵押,有关部门也研究制定了方案,目前方案也已报批。”
另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日前透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00多项改革任务中,有超过50项和农业农村有关,而这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包括土地制度在内的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创新。
目前,针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除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外,即将发布有关积极发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另外,中农办负责起草的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提交有关方面讨论;农业部牵头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形成基本框架,方案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资本市场已经关注到新一轮土改,特别是期待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改革红利。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分析指出,“确权是土地改革的命门,土地市场化改革提升效率与财富。”